比尔*盖茨隐退一线,并宣布捐出全部财产,此举震动全球企业界。《第一财经日报》采访了几位与比尔*盖茨有过直接接触的微软现任与前任高管阐发他们对盖茨此举的看法,并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加鲜活可触的盖茨。
当所有人都对比尔*盖茨在退休之际捐出580亿美元财产表示惊叹的时候,比尔*盖茨曾经的同事李开复则对比尔*盖茨的做法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我觉得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可以看到45岁以后的盖茨认为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是他留下多少。李开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曾任Google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于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
(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微软全球副总裁。不过2005年,李开复离开微软,跳槽Google。作为华人职业经理人的代表,李开复曾与老东家比尔*
盖茨有过深度接触和了解。
理解盖茨捐款的动机
钱财累积得来不易,希望能够降低遗产税,让富豪自己有更多做慈善的支配权,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李开复对记者表示。
其实在美国社会,富豪们热衷慈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捐款避税,美国是实际上少数几个捐款免税的国家之一。但是比尔*盖茨将高达580亿美元的财产全部捐出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避税作为原因来理解。
当一个人把全部财产捐献出去,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的’动机’。就算有动机,也是为了人类的福祉,而不是有什么私心。 李开复说。
他向记者透露,盖茨对每一笔捐献都会做相当的研究。比如说他对AIDS的科研就有很深的见解。这么认真的心态,我宁愿见到钱财由他来支配,而不是进入税收。我个人的捐赠也是经过免税的慈善基金。他补充说。
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家和富豪们似乎对慈善、捐款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现。不过李开复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其实世界观和品德问题是不分中西的。李开复认为。
李开复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无求品自高,其实它的意思就是一个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欲望最少的人。(The
richest person is not one who has the most, but one who wants the
least.)当一个人把社会、世界看得比自己大的时候,就是他的品德提升到最高的境界的时候。李开复补充说,’无求品自高’是我父亲最欣赏的一个条幅,上联是’有容德乃大’。